大智度論辭典:一日行般若福德

一日行般若福德

【論】卷74〈燈炷品 57〉:
  離般若波羅蜜,恒河沙劫供養三寶,不及一日行般若。又復有人住壽如恒河沙等劫供養須陀洹等,亦不及一日行般若。此中佛自說因緣:「菩薩行般若,過二地,入菩薩位,成無上道。」
  又復遠離般若,恒河沙等劫行布施等六法,亦不及一日如所說住般若中行布施等六法。是中說勝因緣:「般若是諸佛母,住是般若中,能具足諸佛法。」
  若遠離般若,如恒河沙等劫行法施,不及一日住般若中行法施。復次,遠離般若,用聲聞、辟支佛法修行四念處如恒河沙等劫,不如一日如所說住般若中修四念處;乃至一切種智。此中自說勝因緣,所謂:「不離般若,於薩婆若轉者,無有是處。」
  復次,菩薩離般若,如恒河沙等劫財施、法施、禪定生福德,迴向無上道,不如一日應般若財施、法施、禪定生福德,迴向無上道。何以故?般若波羅蜜無雜毒、正迴向故。
  復次,若菩薩離般若,壽如恒河沙劫等,十方三世諸佛功德,隨喜迴向無上道,不如一日應般若隨喜迴向。

  爾時,須菩提難佛:「如佛說一切有為法,虛誑不實、如幻,不能生正見、入正位,云何菩薩一日福德勝?」
  佛可其言:「如是!如是!有為法皆虛誑,不得以虛誑法入正位、得聖道。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所作福德,知皆虛誑、空、無堅固,心不著是福德。是福德清淨故,勝餘福德。」如金剛雖小,能摧破大山。
  此中佛說:「菩薩善學十八空。」雖觀空,而能行諸功德;雖知涅槃無上道,而憐愍眾生故修集福德。雖知一切法相不可說,而為眾生種種方便說法;雖知法性中無有分別、一相無相,而為眾生分別是善是不善、是可行是不可行、是取是捨、是利是失等。
  若菩薩雖觀畢竟空,而能起諸福德,是名「不離般若波羅蜜行」。
  若菩薩常不離般若波羅蜜,漸得無數、無量、無邊功德。何以故?若菩薩初學般若時,煩惱力強,般若力弱;漸漸得般若力,斷諸煩惱、滅諸戲論,是故得福德無數、無量、無邊。無數、無量、無邊義,佛自分別說。
\n【相關】一念行深奧處福德
  • 大智度論辭典/一日行般若福德.txt
  • 上一次變更: 2025/06/30 11:47
  •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