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頁面舊版反向連結回到頁頂 本頁是唯讀的,您可以看到原始碼,但不能更動它。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,請詢問管理員。 ====== 新學次第行學道 ====== 【經】卷87〈次第學品 75〉: 須菩提言:「世尊!若菩薩摩訶薩知諸法無所有性,因四禪、五神通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世尊![[新學]],云何於諸法無所有性中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?以是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?」(中略) 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如是思惟已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為度一切眾生故,菩薩摩訶薩所行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者,如過去諸菩薩摩訶薩所行道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 「是新發意菩薩應學六波羅蜜,所謂檀波羅蜜、尸羅波羅蜜、羼提波羅蜜、毘梨耶波羅蜜、禪波羅蜜、般若波羅蜜。(中略) 「復次,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,菩薩摩訶薩從初以來,以一切種智相應心,信解諸法無所有性,修六念,所謂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捨、念天。(中略) 「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行是六念,是名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。」 【論】 須菩提伏受佛語,一切諸法雖空,而能起四禪、神通,是大菩薩近成佛者能行;今未知新發意者云何行,是故疑,問佛:「世尊!新發意菩薩摩訶薩云何於諸法無所有性中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,用是次第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?」 以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故,當知是新發意菩薩;雖無量劫發意,未得諸法實相,皆名新學。 問曰: 若如是人是新學,但應教行布施、持戒等,佛何以教令於諸法無所有畢竟空性中行? 答曰: 今明始入無所有、畢竟空法故,令行無所有。而是菩薩以無所有畢竟空和合布施、持戒等行;譬如小兒服藥,須蜜乃下。是故雖新發意,亦觀深空,無咎。 佛答須菩提:「菩薩若初從諸佛聞,若從多供養諸佛者聞。」諸佛者,若過去、若現在。多供養諸佛者,遍吉、觀世音、得大勢菩薩、文殊師利、彌勒菩薩等。四種聲聞聖人義,如先說。辟支佛不樂說法故,不說。 諸佛等聖人皆因無所有故有是分別。 聖人雖有禪定等諸功德,皆為涅槃故。涅槃即是寂滅相、無所有法,是故說:「諸聖人,皆因涅槃有是差別。」 一切有為作法從因緣和合生起故有,無有實定性乃至如毫末許所有。有為有二種:一者、色,二者、無色。色法破壞,分別乃至微塵,無有定實;無色法中,乃至無有一念定實。破義,如上說。 是菩薩從諸佛聖人聞是法,餘人多以著心說,諸聖人以無著心說,是故但從聖人聞。 (中略:[[新學發心]]) 是名一種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。是故以過去菩薩所行為證。 問曰: 次第行、次第學、次第道[[行學道]]?(中略) 問曰: 何以名次第? 答曰: 以須菩提意:若一切法無所有,初發心菩薩於是空法中云何能漸次第學?以是故說次第。諸法雖空難解,次第行得力故,能得成就;譬如緣梯,從一初桄漸上,上處雖高雖難,亦能得至。 次第行者,[[新學行六波羅蜜]],如經中說。(中略) 復次,[[菩薩六念]]是初次第行,以易行易得故。 問曰: 六念中亦言不以色念佛,云何言易? 答曰: 有法共行,故名為易;譬如服苦藥,以蜜下之則易。 [[六念]],如初品中廣說。 六波羅蜜、六念等,柔軟易行,不生邪見,是菩薩次第學法。餘三解脫門等,思惟籌量,或生邪見故不說。 大智度論辭典/新學次第行學道.txt 上一次變更: 2025/07/02 11:47由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