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頁面舊版反向連結回到頁頂 本頁是唯讀的,您可以看到原始碼,但不能更動它。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,請詢問管理員。 ====== 戒生般若 ====== 【論】卷14〈序品 1〉: 持戒之人,觀此戒相從何而有,知從眾罪而生;若無眾罪,則亦無戒。戒相如是,從因緣有,何故生著?譬如蓮華出自污泥,色雖鮮好,出處不淨;以是悟心,不令生著,是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。 復次,持戒之人,心自思惟:若我以持戒貴而可取,破戒賤而可捨者,若有此心不應般若。以智慧籌量,心不著戒,無取、無捨,是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。 復次,不持戒人,雖有利智,以營世務,種種欲求生業之事,慧根漸鈍;譬如利刀以割泥土,遂成鈍器。若出家持戒,不營世業,常觀諸法實相無相;先雖鈍根,以漸轉利。 如是等種種因緣,名為持戒生[[般若波羅蜜|般若波羅蜜]]。 【屬於】[[戒生六波羅蜜|戒生六波羅蜜]] 大智度論辭典/戒生般若.txt 上一次變更: 2025/07/03 10:34由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