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頁面舊版反向連結回到頁頂 本頁是唯讀的,您可以看到原始碼,但不能更動它。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,請詢問管理員。 ====== 五種正觀 ====== 【經】卷52〈十無品 25〉: 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,如是觀諸法,是時菩薩摩訶薩不受色,不視色,不住色,不著色,不言是色;受、想、行、識亦不受、不視、不住、不著,亦不言是受、想、行、識。」 【論】 須菩提白佛:菩薩能如是觀諸法,於五眾中有五種正觀行: 所謂「不受」,以五眾中有無常火能燒心故。 「不視」者,不取相,非但觀無常等過,觀是五眾空,不取相故。 「不住」者,不依止五眾,畏諸煩惱賊來故,不敢久住;譬如空聚落,賊所止處,智者不應久住。 「不著」者,五眾若有一罪,猶不應著,何況身有飢渴、寒熱、老病死等,心有憂愁、恐怖、妬嫉、瞋恚等,後世墮三惡道!一切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不得自在;如是等無量無邊過罪,云何可著? 「不言是色」者,不以邪見說色,若常若無常等。不言五眾如是定相,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。何以故?色中行五種正行,是五眾,皆無生相,皆一相,一相則無相;若無相則非有五眾。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。 \{\{7E313FE4.jpg\}\} 【屬於】[[正觀]] 【相關】[[不住五眾]],[[菩薩觀五眾]] 大智度論辭典/五種正觀.txt 上一次變更: 2025/07/02 11:47由 127.0.0.1